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

分析劉德全老师 的短片《垂钓睡眠》

《垂钓睡眠》一种疲惫不堪的内心状态

深层意境的思绪—男主角在寻找小黄的过程当中,若笔者把他追寻小黄的过程当成纯粹的追梦行动,那在旅途中,男主角则贪心的想在现实当中支配所有的车辆,然而值得疑问的则是他什么身份都不是,他并不是交警的身份,因而有趣的是在于他那强烈揉动的矛盾思绪与他想摆脱一切正规行为规范的快感,释放那压抑已久的心灵,激起自身沉睡已久的心灵。正如导演所说的,人类多少都存在着反动的状态,有些人的反动付诸行动的,有的则在潜意识中进行反叛。

倘若撇去男主角外在所衬托的外在形象,把他隐喻成一个想完成自身梦想的最高履行者,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最高权威支配者,他为什么不到双峰塔内寻找小黄(这里的小黄象征着物质的享受,他的梦想)?因为那里物质品牌名流,然而他则但愿从乞丐的身上寻找小黄,此时的他显然的已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身俱疲惫,所以他才会坐在那里垂钓,犹如孩童般的不想再前进,当他翻身瞧见乞丐时,他却顽皮的坚信能在乞丐的身上找到什么似的,于是与乞丐打了起来,他实则什么都找不着,而却在与乞丐打架的行途中找回一股自身真实的存在感,找回最原先的动力与乞丐身上还存有的真、善、美的味道,音乐响起,一个新的旅程伴随他前进。

男主角被打抢了,而此时的他已不再关乎自己的身躯逆境,而再次鲁莽的冲向匪徒,目的只想取回那枝不具任何价值意义的鱼竿,此时的他实则已经呈现一种心灵与身躯分离的状态,而他选择了遵从心灵的意旨多于外在物所赋予身上的快乐,所以他才会冒险再次蹦向匪徒。

“小黄,你在哪里?小黄,你在哪里?”,实则是在男主角站上高峰的时候,在这里笔者愿以男主角获得了名誉、地位与财富作比喻,此时高高在上的他才会想起小黄这个渺小不堪的小动物,曾经陪伴他的一条小鱼,正反讽都市人往往拥有了名位才会懂得回头去寻回所遗留碎片的记忆,正如名著作家CIBE DION所说的:“我们只有在年老终将死去的时刻,才会回忆起一生中残留的记忆。”

《垂钓睡眠》在讽刺人类都活在半死的状态,人们逐渐被熏化成身躯与心灵解体与分离的状态,而让现实中的人们逐步迈向机械化的过程。男主角在镜子前努力的伪装自己,正反讽潮流缩影的背后,人类在镜子前事先给自己戴上了面具。车子不断的前进,男主角鼎立在阶梯的中间任由人潮穿梭,因为此时的他正想放弃跟随一切规律的步伐,纵然是潜意识中历史的街道上,纵然是寂静的道路上,他只想行走在街道上寻找小黄,实则反映人类已失去了最本原的目的与存活的意义的方向。

男主角实则想摆脱所占污了他内心污溃不堪的对象,而导演则赤裸裸的呈献出了那些对象,导演企图想把那存在于人们心中装着的许多心灵污溃的抽象物呈现出来,因而利用藏物来作为表体的象征,这实则是一直阻碍着人们通往追求最本原与单纯的梦内心自身浮动的状态,而导演则用了许多在厕所内的脏乱与恶心作为表征.

倘若如笔者前半部所言,男主角心灵与身躯是分离的状态,导演在后半段的剧情呈献出男主角两面性的状态,一是男主角坐在窗边,然后是一小孩在睡梦中,音乐伴随着儿歌响起,周围一堆人围绕网球场而行,这场幕显现人与人之间彼此维系的可贵,此次让男主角听见了那纯洁无瑕的歌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