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我分析馬來西亞电影:<SEPET>


很難得的 Made in Malaysia


《SEPET》种族的隔横 http://www.malaysiakini.com/rentakini/39249





  《SEPET》这部片子由本地马来同胞Yasmin Ahmad所导演,在亚洲的国家拍片子其实面临的是资金等多方面的问题,不过在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种因素所造成的缺陷,亚洲电影经常呈现出纯朴真实的美丽面貌。在《SEPET》里头导演其实大胆的触碰了种族的课题,以通过一段异族恋的手法反映出马来西亚多元社会消逝的面貌与多族群社会如何融合的情境。

  在当今的马来西亚社会里,真正的多元社会其实已经逐渐的走向退化的情境,剩下的只是抱着种族身份的个人组成群组融入在同一片国土里。若是一个真正属于多元的国家,其出现的情境应该是族群文化与习俗出现浓厚气息的现象,真正多元社会必定会出现的宗教、教育的实施是一个族群异同与其他族群的政策,他们存在着文化的真正差异,价值观的异同与社会的冲突,他们之间彼此互不干涉。但是在马来西亚的状况,政府所采取的制度却是同化的政策,使得每一个族群被归类为土著与非土著,多元并未释放在这个社会上。

  马来西亚种族和谐的背后其实存在着文化妥协的态度,这是让各族必需付出对自己文化与习俗牺牲的代价。在《SEPET》电影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种族间存在着的问题,尤其是在文化与语言方面,导演找出了当前华族与马来族群之间残留的文化特质,各族勉强在一些言语与相处间相互融合的情境,也表现出了在马来西亚目前参杂了其余外族文化的特性。比如在《SEPET》里头男主角Jason跳着马来舞蹈,女主角Orked说几句广东话,女主角与家人常出现穿着Sarung的画面,Jason写情诗给Orked是用外族的诗歌,女主角父母在家里跳着的舞都是播放Siam的音乐,女主角的好朋友是个印裔同胞等。

  其实导演越想要表达马来西亚仍存有多元文化特质的同时,反而间接的呈现出了文化与言语无法相融的情境。整部片子里面女主角与男主角相互沟通的言语除了几句草草的广东话跟马来话之外,他们几乎全部所用的言语是英语来沟通,这里出现的是族群与族群之间言语的鸿沟,男主角写给女主角的诗歌则是其他族所写的诗,是本土都没有令人浪漫的爱情诗篇吗?可是如果选择了华族所写的爱情诗篇,Orked是否会看不懂?如果选择了马来诗篇,又会不会出现了对Jason角色不平衡待遇的状态,所以导演在处理这类型种族的片子是否要顾虑到对两方面族群都不能构成不平衡表现的状态?

  所以真正能够达致不争论的地方在导演看来就是用外族的诗篇,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若马来人与华人或其他族群相结合,亦或相反,那是不是其中一个族群亦或是大家都将会逐渐的牺牲自己母语的特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马来人与华人在言语上的沟通时都选择性的利用马来语作为沟通的语言,有时则是英语,虽然Jason与其母在言语上的沟通方式是各自说着各自的母语,但是在现实中大部分其中的一方都必须妥协,或选择两者共用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言语。

  男主角Jason说了,在他们以情信沟通的当儿其实他无法真正的利用不同语言的情书来表达出内心地感受,这里正证实了族群沟通间彼此不同的语言所带出的异同符号讯息的现象。Orked的好朋友是一个印裔籍,这在本土各族群之间交朋友是一个异常普片的现象,不过若导演企图想利用这一点告诉观众马来西亚三大民族是相容的,和谐与平等,这事确实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因为片中只有Orked的好朋友是唯一以印裔身份出现在片中的人物经已显露了这一点,这想必是导演为了在片子中呈现出马来西亚种族风貌比例呈现所赋予她的角色,担心其自身并未完全道出马来西亚族群的风貌所做的安排,而并未真正需要上她。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印裔与各族严重偏差的地位,若导演想表达出民族在马来西亚相亲相爱的和平景象,那只是表面上宣扬一场单纯种族间爱的言义,而并未对真正族群间存在着的种种问题作本质上的考量。

  另一边霜,爱是否能够把文化言语的冲突化成虚无?例如在片中男主角的朋友AhKeong劝勉他要好好考虑,因为若娶上了一个异族同胞,他需要改姓甚至是换宗教,然而有趣的则是AhKeong也像男主角Jason一样第一眼见到Orked就喜欢上了她,这里导演企图想把爱情化为人类伟大的产物,爱情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骇,爱情无法分成种族、宗教、文化与言语来看待,让AhKeong推翻了之前自身所道出的言语,导演企图想阐释爱情的最初仅有的只是非常单纯的爱,而不存有着种种外来人为的复杂因素。在导演看来,爱乃是单纯的,是言语等是它产生了隔骇。Jason与AhKeong喜欢Orked不是因为她的宗教背景因素异同的缘故,他们喜欢Orked实则就像喜欢其他同族的异性一样,带出了导演不需要去歧视也不需要去怀疑的坚定信念。当隔开种族、宗教、言语等彼此的障碍时,我们相对的只能赤裸裸的看见女主角与男主角彼此间存有相爱的关系而已。

  在Jason与好友AhKeong的彼此间谈论的对话中,AhKeong说了其实他相信是马来人改写了历史,他说据说HangJebat、HangTuah这些马来民族的英雄都是华人来的,是马来人改写了华人的历史,无论这段话是否据争议性,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导演想必带出了种族间另一个存在着的问题,历史文化的冲突。这只是一个单纯写造的例子,然而在种族之间确实存在着对他族历史是否存有真实性的怀疑,种族间彼此相互怀疑他族的民族英雄,各组群之间其实对他族历史认同持有相互异同的见解是让种族间无法达成真正相融的缘故之一。

  在《SEPET》影片中,导演企图把男主角Jason喜欢上女主角Orked与他们能够顺利发展的理由合理化,导演也试图屡次不断的急于告诉观众他们的爱情就跟普通的人不存有差别。在寻求完美理由途径的当儿反而出现了不真实的瑕疵。男主角Jason的母亲是从马六甲来的娘惹巴巴的后裔,与Jason在言语上的沟通是运用两种言语的方式,而女主角则有一对思想开通的父母,以让他们合理化的相互轻易都能够接受对方是来自不同种族的。这样异族恋情赋予观众谅解他们这段爱情的权力,此时疑问的出现乃是如果没有如此家境背景与他们小时候彼此对异族喜欢都存有相同记忆的男女主角,他们的恋情是否还能够合理化?出现的矛盾点在于,喜欢就是喜欢,然而戏中的男女主角喜欢是更加合理的,因为他们家庭背景与小时候存有记忆的表现,而非真正喜欢上一个异族必须去容忍与接纳的程度。导演虽然呈现了其合理化的层面,但是导演企图把两人的爱情变成平凡人的爱情故事,然后在另一方面呈现出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特点,然而却忽略了这对异族恋情如何突破鸿沟去极力的发展他们的恋情。

  这部片子出现更多的是交待事情,在片子当中出现而是的印象记忆,Jason小时候所喜欢的一个马来小女孩,相对的与Orked一样,所以才能够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容易相合在一起。第二个交待事项乃是Jason把电话号码夹在VCD里面,虽然是异族但他们爱情的开始则是跟普通人是没差的(导演似乎又在强调这一点),第三则是Jason跟黑帮老大的妹妹搞上了,这里我不认为导演是想表达马来西亚其实也是性开放的国家,反而觉得导演想交待Jason与Orked之间出现了障碍。男女间相处想必都存有障碍,而导演利用了这个障碍同时间交待了她俩之间的异族恋情比其他同族恋情所遇到的障碍是更大的。

  仅然如此,导演在《SEPET》其实通过男主角Jason的家庭成员的家庭关系道出了异族通婚真实存在着的许多问题。即例如Jason的父亲在压抑着无法利用言语表达之下会出手打他母亲,两人无法用言语好好协调之下也会出手动武的关系。但对于导演爱情观方面可从女主角Orked与她好朋友的对话中探出,一个黑人作家最后与白人结了婚的那段故事,从Orked口中道出“You Like Who You Like”你喜欢你喜欢的人,而不是因为他是一个马来人或华人。这里把爱情排除掉了所有的障碍文化、言语与种族的障碍。

  导演在安排男主角最后死去在导演编排故事发展情节的顺序中,这个结局是合理的。因为导演本身在片中多处反映了异族恋是存有很多的障碍的,若无法克服这些障碍,异族恋的爱情其实会走上绝径。令我非常讶异与欣赏的是导演经已通过片子突破华人对巫族同胞的刻板印象,在巫族同胞当中其实比华人社会更加开放的事实呈现。而Orked也承认了自身民族的存在着的弱点,她说了“Every Malay is lazy”。突破了马来人保守框框的刻板印象,凸显了马来西亚现代情境的真实面貌。

沒有留言: